
创业失败,父母重病,还有尚在念书的一双女儿。5年来,在广州打工的陈水庆尝试着从生活中打开一扇又一扇门,却屡战屡败。但今年39岁的他没有放弃,从自己的人生低谷中蹦出来,一边养家糊口,一边追梦。
低落期
留长胡子头发,被路人叫“孙悟空”
5年前,陈水庆和妻子来到广州打拼,两人用攒了多年的四万元积蓄开了一家小缝纫厂。维持了三年多就关闭,设备折旧后卖了数千元,大部分加工费也没能追回。
回到起点的陈水庆开始了打工生涯。最初是在街头卖粽子,后来又做了两年的面包炉……陈水庆说,这些工作的收入都不高,每月不足2000元的薪水让他感到无力。
2014年春节,在乡下老家的哥哥告诉他,常年生病的父母身体更衰弱了。按照三兄弟间的约定,今年轮到他回乡照顾父母。正在念书的一儿一女,病榻上的父母,对婚姻越来越不满的妻子,生活的琐碎把陈水庆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而同年,父亲的病逝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。“最难熬的那段时间,我心里很烦很烦,经常无所事事地在街上游走。”丧父的陈水庆再也打不起精神工作,胡子和头发在不知不觉中留长了,他像个邋遢的流浪汉一样,在公园里迷茫地踱步。
“孙悟空!”某一天,公园里一位阿伯的喊声传到陈水庆耳中,把他叫醒了。
新生活
自学成才街头卖艺,“齐天大圣”有了粉丝
因为路人的这句话,陈水庆决定成为神通广大的“孙悟空”。他下血本一口气在网上购买了2000多元的服装道具。
起初,陈水庆只想做简单的外形模仿,穿上这套道具服,拿着写有家中现状的硬纸板出门乞讨。但不论他走到哪里,围观的人群中总有人问,你会不会耍棍啊?会不会翻跟斗啊?“看到大家期待的眼神,我想我应该学会这些,而不是做一名乞讨者。”
为了模仿得更像,陈水庆开始自学舞棍和翻跟斗,年近40岁的人,身板儿很僵硬,他就趴在床上,让女儿为他踩背拉筋。后来,一名跑酷成员阿凡看到陈水庆的表演,主动联系要免费教他后空翻。
陈水庆在阿凡的教室里学习了后空翻、压一字马,知道了防止表演中受伤的技巧。他一直很怀念练习室中的软垫,但买不起,之后自学的过程中,他只能选择在柔软的草坪上练。此外,他开始每天跑步,锻炼体力,以应付长时间的街头表演。为了表演得更放松,他还选择在人流更多的地方锻炼心态。不知不觉中,新生活来了。
记者第一次见到“悟空”陈水庆。他“全副武装”盘腿坐在大门前的石阶上。紧箍儿、黄袍子、黑布鞋、金箍棒,加上已经染黄的胡须和头发,自然引得不少路人驻足围观。“悟空”挠了挠自己的腮帮子,眼神淡定。
在表演过两次以上的地方,“悟空”渐渐有了自己的粉丝,这些粉丝以中老年人和小孩子为主。满街的小孩都认识陈水庆,追在他身后喊“孙悟空”、“齐天大圣”。
新梦想
拜师学艺见偶像,演出“猴子”的自在感
表演了大半年时间,陈水庆觉得自己身上有一部分就是“悟空”了,他甚至觉得“脱下这套衣服反而有点不自在。”如今他一边卖艺挣钱,一边照顾病榻上的母亲,虽然练得满手老茧、一身瘀伤,却仍然充满希望,“我跟我扮演的角色(孙悟空)一样,不靠天不靠地,只能靠自己。”
人生低谷中路人的一句偶然感叹,让陈水庆挖掘出自己身上的天赋。如今,这名年近四旬的“孙悟空”最大的梦想是拜师学艺,他想好好学习后空翻和各种表演技巧,希望进入相关影视剧的剧组增长见识,也特别想见见偶像六小龄童。
“现在,孩子已经接受了有一个毛茸茸的爸爸,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梦想。”陈水庆说。据广州日报